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

返景入深林 - 當代水墨的內在觀照

寫完這篇的時候,我只知道自己腦袋是空白的。
不~~~~~~(崩潰式大喊

1、沒有開幕的開幕茶會。
  它沒有一個正式的座談或引言人,一進去就開始聊天、吃喝、走走看畫,我對這場的認知都是靠學解講解。
2、沒有策展人。
  這道其次,只是展牆上的說明文字沒有太多就算了,又沒有開幕小座談。
3、9人聯展。
  目前我最怕遇到的就是聯展,不知道要深入寫還是淺淺代過寫,所以只能自行腦袋分類,挑出自己認為不同系列內容的來構思描繪。
4、這次我真的不會收尾了。

以下式報導正文
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

返景入深林 - 當代水墨的內在觀照  in月臨藝廊

空山不見人,但聞人語響。返景入深林,複照青苔上。〈鹿柴〉王維

8月份在月臨藝廊展出《返景入深林-當代水墨的內在觀照》,參展的九位藝術家,皆以東方媒材著手,經藝術家們巧手揮繪,各自展現不同景照,如今當代藝術特色已成為了有別於過去而創作,有些藝術家維持傳統,有些創新與傳統隔絕,而有些則運用傳統創新。當代水墨,承襲了傳統東方媒材技法,融合了多元思想和藝術家個人情感,展現出僅屬於這時代藝術風潮。

參展藝術家多都有一定年齡,精準穩重的筆觸顯現各自內斂,就如吳繼濤老師在引言中所提『這個展覽裡多是水墨畫家的藝術思想,早已成就在他們過往的清晰畫歷中,面對這時代潮浪外的內在觀照,顯現在作品語彙中的堅持與完備,已無須再加上任何溢美之詞—甚至在展覽中提出什麼作品也沒什麼差別,相信短期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動—因為他們向來都是按著自我的節奏去展延出個體的畫風。』只有忠於自己生命的創作,會讓觀者內心產生共鳴,並吸引我們注視。


淡墨勾出情感思緒,濃墨劃出理性,藝術家吳繼濤水墨畫並非單純的山水景物,細刻遠方浪波和近岸稀疏波流,扣人心弦流動的墨加巧妙安排畫中山、水、孤島間關係,如同述說自我心境般。中國文人擅用自然界物來比擬人情感的特性,讓當時的山水畫增添一點遐想,到了當代的山水畫更直接滲透人心,荒山、浮嶼的山水作為創作主題的吳繼濤,畫中的山水,就是他的自畫像。

記得過去師長在課堂上提及書法時,特別強調黑墨以外的留白處重要性,在藝術家林雨仁作品中,更深刻體會師長所言。獨樹一格的墨韻,大筆揮毫筆直的乾筆黑墨在淨白宣紙上豎立孤寂,看似清晰穩的墨,又如同消逝在空無淨白之中,畫面中似乎有物又看不出明確「有形」,別於我們所知的「無形」抽象畫,這與他人生體悟的死亡呼應著。


參展藝術家中最年輕的葉采薇,工筆細畫的膠彩描繪故事性的女孩內心世界,看似在玩樂的兩位女孩做出破壞性動作,是她心中完美自我和實際自我的拉扯,展現內心矛盾的平衡。圍繞在女孩周遭的植物如同旁觀者在側觀視,磚窗遮掩我們窺探兩位女孩行徑,這樣與畫面間距離也產生揣測和遐想的空間。(撰文/洌嵐)


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

後記:

  在這次展覽開幕茶會中,真的很感謝學姐的介紹。認識其他也是東海的藝術家學長姐,談論的過程中受益良多。茶會結束後,又去亞米藝廊繞繞,要這麼說起來,當初會考東海美術系的策評組也是因為亞米老闆推薦。喜歡與藝廊經營者聊聊,吸收到的實際資訊會比雜誌上看的不一樣,也會比學校師長交的還實用,畢竟學術是學術,業界是業界,兩者間只有些微的部分式可通用的,大致上還是完全不相通。

  為了往後的報導,已經準備好像朋友買二手單眼來用,還是不停跟自己說加油!!!最後,我要繼續去趕文章了。


3 則留言:

  1. 介紹展覽的內文是你打的嗎??文筆超讚的~~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篇都自己打得沒有錯喔! 文筆還在繼續練!!

      刪除
  2. 跟上一篇比起來進步了呢!!!加油!!!

    回覆刪除